猪发生传染病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1.药物预防。通常注意猪只易发病的年龄,在流行季节,对自养户或大型场应进行药物预防,这是防疫中的必要措施。应用土霉素、磺胺增效药物或用中草药,根据传染病的种类,选用验方加入猪饲料中喂给,以预防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一般在平常饮水中加入适当药物,防病效果显著。

2.一旦发现了猪的可疑传染病后,应立即把发病时间、发病头数、主要症状及死亡情况向当地有关单位或部门(兽医部门)反应和报告。

3.紧急预防注射。在已发生猪传染病的邻近地区,应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在有猪瘟流行的地区,对没有症状及体温正常的猪只也可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作紧急预防注射。如猪只头数少而疫苗数量多时,注射剂量可以增加1倍,但注射1头猪要调换1只消毒针头。同样的,在猪丹毒已流行的地区,也可酌情地使用干燥猪丹毒弱毒菌苗来作紧急预防注射。

4.妥善处理病、死猪只。病猪经隔离后,有治愈希望并有治疗价值的可进行治疗,以减少损失,否则可进行急宰。猪肉、内脏等须充分煮熟后再利用。不要自行宰杀,以免病原体扩散。病猪尸体的妥善处理,对消灭传染源有很重要意义。最好高温化脂处理,亦可在离猪场、村庄、水源、公路等较远的僻静地点,挖1-2米左右的深坑掩埋,在尸体上要撒上石灰粉等消毒药物。停放死猪的地面泥土要铲起一同掩埋。绝对不能把死猪乱丢在河滨、池塘以及田野中,更不能私自分食,否则将造成传染病的进一步蔓延传播。

5.定期消毒消毒是防疫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作用是杀灭病原体和虫卵等,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消毒的方法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消毒法等。物理消毒法,有加热方法(高压)、紫外线照射、日光曝晒等;化学消毒法,如氢氧化钠、漂白粉等,通过化学药物的作用破坏病原体的活性;生物消毒法,如粪便堆积发酵等,通常在应用化学消毒药剂前,要把猪栏和用具都打扫和清洗干净,然后再使用消毒药剂,才能充分发挥消毒作用。把定期消毒纳入卫生管理程序,猪场的出入处要设消毒池,经常保持一定浓度的药液。夏季对粪便发酵堆、厕所以及所有猪舍、场房定期喷药杀灭蚊、蝇,消灭老鼠。严格要求进入场内人员更衣、换鞋,做好消毒工作。

发病猪群经过检查并把猪隔离后,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以后每次检查如继续发现病猪时,都要进行消毒。当传染病扑灭后,再进行一次彻底消毒。隔离舍要经常消毒,当病猪全部痊愈或处理之后,要再消毒一次,力求彻底消灭病原体。

猪舍消毒:消毒之前应将猪只暂时赶出,清除剩料、粪便、垫草及墙壁上的污物,再用下列任何一种消毒药液进行消毒。

10%-20%的石灰乳。

1%-3%热烧碱水。

5%石灰乳中加入1%-2%的烧碱。

5%-20%漂白粉。

  以上消毒药的配制方法及使用范围参考有关数据。消毒次序是:墙壁、围栏、门窗、食槽、地面及用具和门口地面。消毒药水可用扫帚涂刷,最好用喷雾器喷洒,既节约又省力,效果较好。消毒完毕,门窗应关闭2-3小时后再打开。在充分通风换气的同时,将食槽及地面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将猪只赶进。

土壤消毒:运动场及软圈的泥土面应先清除粪便、垫草等污物,再用10%-20%漂白粉或20%石灰乳浇洒。泥土运动场最好暂停使用。

粪便及污水消毒:少量的粪便、垫草可以烧毁或深埋。粪便的数量如果较多,可用发酵法来消毒。其原理是:利用粪堆内细菌发酵产生的热度来达到消毒目的。其方法是:在离猪舍、道路、水源稍远的地方,在地面挖一浅沟,深约20厘米,宽约1.5-2米,长度不限(视粪便多少而定),底部先铺健康猪粪,厚约25厘米,再将病猪粪堆上,高1.5-2米左右,在外面再盖上一层约10厘米厚的泥土密封。粪便较稀时,应加些干草;太干时,可加入水粪,使其迅速发酵。天热约经1个月,冬天约经2个月,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病猪舍的污水,少量的可以浇在粪便内一起发酵。大量的可在污水总量中加入2%生石灰粉或0.5%漂白粉消毒。

运输工具消毒:运输病猪的车、船及装运完猪的容器等,可用5%-10%漂白粉或2%-3%烧碱水消毒,经2-3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除了消毒之外,同时要积极消灭蚊、蝇、虱、鼠等传染媒介。

6.诊断与检疫采取及时正确的诊断,在防治传染病的措施中是最重要的-环。因为确诊为某种传染病时,即可根据这种病的特点,结合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当确认已发生猪的某种传染病时,要摸清疫情,同时加强检疫工作,防止或减少在交易、运输、收购等过程中传染疾病。

7.隔离封锁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将有病的和可疑病猪隔离饲养,饲养人员、饲养用具要分开,以便切断传染媒介,控制疫病流行。同时隔离猪舍应与健康猪舍远一些,设专人饲养,非有关人员不得随便进入。在门口设消毒池,人员、车辆等进出必须经过消毒。封锁的目的是防止传染病向安全地区扩散,把传染病扑灭在原发的地点。封锁后,严禁猪只、猪肉、饲料等向封锁区外流动。在最后一头病猪痊愈或处理后3周左右,才可解除封锁。


分享到